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当前页
师资培训 |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全场景教学能力提升线上训练营圆满结课
日期 : 2025-07-03 来源: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作者 : 秘书处 浏览量 : 112

2025年5月23日,由广东省计算机学会、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和广州轩辕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“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全场景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”线上课程圆满落下帷幕。本次训练营于5月17日正式开课。课程内容丰富多样,涵盖了人工智能前沿理论、多模态教学资源设计、智能评测、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主题。

 

来自省内20多所高校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技术和艺术与新媒体等多个专业的专任教师和行政教职工等,共计60余名老师学员参与培训。

 

5月17日

在5月17日的开营课程中,轩辕网络副总经理、轩辕研究院院长黄永健博士以《从DeepSeek到AGI:产业升级与教育人才的双向奔赴》为主题,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、关键技术以及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,探索 AI 赋能专业建设的新路径。


5月18日

5月18日,广州轩辕研究院有限公司AIGC教研总监刘琪老师主讲的《提示工程的教育素养:教师的AI提问能力建设》课程,为教师们揭示了提示工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。她通过结构化提示设计技巧的讲解,帮助教师们掌握如何通过精准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,提升教学互动性。


5月19日

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互设计经理、AIGC 讲师陈璇老师在5月19日的《AIGC赋能多模态教学资源设计》课程中,详细介绍了AIGC绘画、视频生成模型及工具,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优化教学资源设计。


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讲师苏凤英老师主讲的《智能评测新时代:AI赋能教学闭环与精准反馈》课程聚焦于智能评测在教学中的应用。她详细介绍了 AI 如何改变教学评价方式,从数据采集、可视化分析到个性化反馈的全流程。苏老师还带领学员设计了“AI 参与”的教学测评方案,帮助教师掌握如何利用 AI 工具实现精准教学,提升教学效果。    


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彭凌西教授的《AI赋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》课程围绕 AI 如何重塑科研范式展开。他讲解了从传统经验驱动到大模型驱动的转变,介绍了文献调研、实验设计、论文撰写以及课题申报的 AI 辅助工具。彭老师还探讨了未来 AI Scientist 自动化科研全流程的趋势,为教师科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
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厚民教授主讲的《虚拟数字人赋能教育应用与智能传播》课程聚焦于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。他从数字人的基础认知讲起,介绍了制作工具、资源获取以及动漫风格设计要点。分享了微课脚本撰写与数字人角色规划的技巧,帮助教师掌握如何将虚拟数字人融入微课制作,提升教学资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。他跟学员深入探讨虚拟数字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,同时,结合智能传播技术,探索如何利用数字人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传播与个性化推送,助力教育模式的数字化转型。


原微软公司首席技术顾问管震老师主讲的《AI驱动未来—制造业数字化范式演进与智能体革命》课程探讨了智能体在智能制造行业的应用。他详细介绍了 AI 智能体的技术架构与能力,分析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挑战与机会,并通过典型应用案例拆解,帮助学员理解智能体的实际应用,提出了教学与实践建议,为教师在相关领域的教学提供了参考。


通过线上课程的学习,教师们不仅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还掌握了如何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,为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本次训练营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和实战导师,他们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内容。


经过7天的紧张学习和实践,学员们纷纷表示,本次训练营课程内容丰富,师资阵容强大,学习氛围浓厚,收获颇丰。


本次“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全场景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”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,学员们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能力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,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。




Copyright © 2018-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 . All Rights Reserved.
粤ICP备19000579号    访问量:
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连新路171号科学馆大院3号楼104房 联系电话:020-83561784